因地制宜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技术创新赋能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为了使重点领域节能减碳工作有标可依、有章可循,去年10月以来,国家发改委产业司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实施了《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等3个政策性文件,提出了25个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从总体要求、衡量标准、操作方式等方面对节能降碳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引导企业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实现能效提升,是重点领域完成绿色低碳转型的最佳路径。对此,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龚桢梽在调度会现场表示,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是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和优化升级的重点工作,下一步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将积极会同工信部节能司和其他相关部门,依托相关单位和咨询机构开展多项重点工作。将以技术创新引领重点领域效能提升,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加快先进节能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加快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打造龙头标杆示范企业,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绿色转型。
6月,工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共同发布了《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工业节能提效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并对工业节能提效做出了整体工作安排。事实上,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碳工作的政策“组合拳”,需要大力提升重点行业领域的能效水平,而节能提效的关键则依托于节能降碳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工信部节能司副司长丁志军强调,要进一步加大工业节能提效工作力度,深入挖掘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节能潜力,有序推进技术工艺升级,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持续开展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引导数据中心扩大绿色能源利用比例,提高数字基础设施能效和绿色发展水平。与此同时,要持续提升节能技术装备产品水平。加快节能技术装备产品推广应用,持续开展“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强化供需对接。围绕电机、变压器等用能设备,持续开展能效提升专项行动,促进系统节能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提高供给质量和系统效率。发挥数字技术对节能提效的赋能作用,推动工业企业深化能源管控系统建设,实现用能的智能分析和精细管理。
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史作廷表示,在助力重点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国家节能中心将通过节能诊断评估、技术供需对接服务、绿色金融支持等市场化服务手段,推动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利用《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重点节能技术应用典型案例》等技术资源,结合地区、领域和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开展节能技术供需服务对接,推动解决技术选择难、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另外,围绕企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打造培育一批产业结构合理、能源管理规范、能效水平先进的标杆企业,通过标杆示范引领带动更多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
“未来,建议在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强能耗约束,倒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升级和改造实现节能降碳。对达不到能耗基准水平的企业,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对达不到能耗标杆水平的企业,鼓励实施节能降碳改造。”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冶金建材业务部主任李胜辉说。2分类有序科学推进重点领域节能提效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要避免“一刀切”管理。对此,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正着手因地制宜地分地区、分领域、分业实施、分类有序推进重点领域合理、科学地实现节能降碳。
龚桢梽强调,下一步要抓紧完成各地能效清单目录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各地方要在前期组织开展能效情况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本地区重点企业能效情况校核,并与企业达成一致。同时,抓紧优化完善本地区重点领域企业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明确推进步骤、改造期限、技术路线、工作节点、预期目标等,并广泛征求意见。据悉,国家发改委将加大对地方总体节能降碳工作复核指导,在地方完成本地区能效清单目录和技术改造方案的基础上,将委托专业机构组织对地方能效情况进行复核,对技术方案进行科学论证,细化落实任务举措,确保稳妥有序实施。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前提是要做到“心中有数”。李胜辉坦言,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是一个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动态性特征的工作实现过程,始终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谈及目前重点领域节能降碳需要关注的问题时,李胜辉表示,首先,重点行业领域中,部分产业能耗高是由其产品属性决定的,但企业间能耗存在差异,因此当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空间很大。其次,有效推进重点领域节能提效应分产业考虑能耗问题,比如分行业来看,钢铁、建材行业随着技术提升,能源消耗仍有进步空间。第三,推进节能降碳需分区域综合考虑发展不平衡问题。总体来说,东部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段,中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段。第四,根据企业的不同规模和情况,目前中小企业节能降碳是短板。受技术、资金实力所限,中小企业能源利用率、环境污染治理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服务监督,
为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保驾护航
在因地制宜科学推进重点领域节能提效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标准体系和监察诊断能力的持续提升也是有力保障。龚桢梽强调,加快完善标准修订和计量体系,也是下一步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主要工作和任务。国家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行业协会加快推动能耗限额标准制修订,逐步实现行业能效水平与国家强制性能耗标准的统一。同时,还将推动有关单位逐步建立健全重点行业能效和碳排放监测与评价体系,完善企业能效和碳排放核算、计量、报告、核查和评价机制。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与工信部等部门协同配合,严格落实节能降碳相关政策,并通过绿色电价、节能监察、环保监督执法等手段,加大市场调节、督促落实力度。据悉,近期工信部正在举办全国工业节能监察培训,进一步加强各地区节能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工业节能监察能力水平。对此,丁志军表示,工信部将聚焦重点行业、重点设备、新型基础设施等持续加强工业节能监察和诊断服务,持续组织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加强工业节能监察和诊断服务。在深入推进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方面,今年工信部正在组织开展百家企业全面节能诊断和千家中小企业专项节能诊断工作,培育一批优质节能诊断服务机构,持续跟踪节能诊断效果,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聚焦到汽车产业,重点领域推进节能提效也有利于汽车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协同降碳。从汽车全生命周期看,包括钢铁、石化等重点领域的碳排放,是汽车制造及使用环节碳排放的来源之一。因此,钢铁、石化行业与汽车产业联动,合力降低汽车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是非常必要的。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企业都在与钢铁等重点领域的企业、机构展开合作和联动创新,共同探索减排减碳的新技术和新路径。
推荐阅读
文:王璞 编辑:薛亚培 版式:赵方婷